新闻中心

  • 南京大学出版社《德国文学散论》入藏德国国家图书馆 2025-07-01
    近日,南京大学出版社学术力作《德国文学散论》被德国国家图书馆收藏。据《2025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研究报告》显示,南大社连续数年入围“海外馆藏学术影响力”百强企业。
  • 《出版发行研究》| 深度融合背景下沉浸式出版场景建设研究 2025-06-30
    随着基于VR、AI技术构建的沉浸式体验新业态在文化产业兴起,出版企业迎来发展契机,可创新VR技术应用思路,拓展丰富多元的沉浸式出版场景,以促进深度融合。沉浸式出版场景作为一种用户服务场景,是基于用户需求感知和行为反馈,智能适配内容与服务的
  • 《出版发行研究》| 出版传媒集团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义、基本 2025-06-30
   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,新闻出版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智力与产业支撑。出版传媒集团作为新闻出版业的主力军,高质量发展既是强国之需、人民之需,也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。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出版传
  • 【北京日报】《历史》 | 当小说走向造型艺术 2025-06-26
    《历史》与《刺槐树》《导体》等作品相通,形成了典型的风格。我将其总结为:感官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完全覆盖,直觉主义、心理主义对人物事件的拆解重组。一个刚刚井然有序、安定平和的世界,“背面不过是混杂的各种气味儿和堆积到排水沟里的碎片垃
  • 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】《折叠黄泗浦》| 来自张家港的历史文化 2025-06-20
    6月19日,《折叠黄泗浦》在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发布。该书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,是一次融合“非遗表达”“城市故事”与“图文互动”的全新尝试。《折叠黄泗浦》以江苏张家港黄泗浦历史文化为核心,通过立体结构、地图索引、卡牌游戏
  • 2024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《马克思政治哲学通论》出版 2025-06-20
    近日,入选2024年度“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”的《马克思政治哲学通论》一书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。
  • 《出版人》| 从“人找书”到“书找人”,京东图书做了什么? 2025-06-20
    在全民阅读浪潮奔涌与消费升级共振的时代背景下,图书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。对于读者而言,单纯的低价已不再是核心驱动力。他们深陷信息过载的海洋,面对琳琅满目的书单和瞬息万变的推荐,往往茫然无措,不知如何高效、精准地发现那本真正契合
  • 《出版发行研究》| 推动出版融合发展 巩固壮大数字时代出版 2025-06-20
    文化科技融合是大势所趋,出版融合发展势在必行。5月27日,在深圳举办的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出版深度融合发展论坛上,来自各界的重磅嘉宾聚焦“推动出版融合发展 巩固壮大数字时代出版主阵地”主题建言献策。现集纳部分与会嘉宾精彩发言,“
  • 《中国出版》|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:行动逻辑、方法路径与目 2025-06-20
   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,是一场整体性、综合性、立体性、结构性、动态性的变革。面对世界之变、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,主流媒体唯有积极识变应变求变,不断推动自身的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,才能以全媒体传播体系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。为此,主流媒体
  • 【澎湃 】《致命的策略》 | 让·鲍德里亚:我们将用比假更假来 2025-06-10
    《致命的策略》成书于1983年,是法国后现代思想大师、《消费社会》作者让·波德里亚晚期的核心著作。“致命的策略”是波德里亚站在客体立场上提出的批判理论。我们可以结合波德里亚思想的整体语境和学术脉络来加以理解。在主体主义哲学的语
  • 做有味道的学问:“南大读书人”新生学术午餐会圆满收官 2025-06-09
    5月28日,第七期“南大读书人”新生学术午餐会在南京大学出版社举行。南京大学高研院院长徐兴无与秉文书院、行知书院的大一新生们,围绕《吕氏春秋》以及《先秦学术概论》两部经典展开了一场深入的读书讨论会。他强调,大学阶段的学术阅读需超
  • 【上海书评】《不可计算》 | 一种数字技术的反向思考 2025-06-09
    亚历山大·R.加洛韦的《不可计算:漫长数字时代的游戏与政治》一书,立足技术哲学与媒介史的交叉视域,通过追溯数字技术中“可计算”与“不可计算”这对核心概念的历史,呈现出数字时代的计算逻辑及其权力结构的多维面貌。该书将“可计算”界定为
  • 《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》| 印刷文化如何“破圈”? 2025-06-09
    以传承与创新并行,科技与文化共舞,印刷业积极寻求创新突破点和行业新赛道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印刷文化生动“破圈”,频频带来惊喜。无论是印刷文创产品的花样百出,还是印刷研学项目的持续升温,都尽显多彩印刷的实力与水平。
  • 《中国出版传媒商报》| 5年权威数据透视出版业发展 2025-06-09
    国家新闻出版署新近发布的2023年、2024年《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》和《2023年新闻出版统计公报》,系国家主管部门发布的最新年度新闻出版产业权威数据。
    特将这两年的产业数据和此前2019年、2020年、2021年三年的产业数据进行对比分析,
  • 《中国出版》| “共振”的达成:加速社会语境下新闻媒体的延 2025-06-03
    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与社会加速变迁的背景下,新闻业如何在数字社会中重塑自身价值成为重要议题。新闻业的角色重构可以通过价值延拓与专业坚守的双重路径实现:一方面,以叙事创新与开放生态为基础,构建能够激发公众内在兴趣与自我效能的共振空间
  • 《出版人》| 这些年轻人决定去摆摊卖书 2025-06-03
    卖书为生总给人带来很多想象,而摆摊卖书与书店有着不同的形态。我们接触到一些摆摊卖书的80后、90后,有全职、有副业,时间长的两年多,最短的也超过一年。在他们的生活中,摆摊卖书可能是链接的新尝试,或动荡不安时的避难所,但从来不是理想生活的画
  • 《出版商务周报》 | 平台购书400余册,盗版率竟超三成!一份盗版 2025-06-03
    少儿盗版图书不仅破坏文化生态,也威胁着儿童身心健康。2025年5月底,浙江省消保委联合浙少社开展盗版图书专项调查,涉及抖音、淘宝、天猫、拼多多、微信视频号等多个平台,共购买标有“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”出版的儿童文学读物478册,经出版社鉴别
  • 520,与你书海相逢——南大校庆图书市集回顾 2025-06-03
    当“520”的浪漫气息裹挟着初夏的微风,轻轻拂过南京大学鼓楼与仙林校区,一场满载诚意与温情的文化盛宴——南大社与南大图书馆联合举办的“书香南大,阅见美好”图书市集,以图书为媒,串联起师生、校友与文化的深度对话。如今,活动虽已圆满落幕,但
  • 重逢于书页间丨2025北京做書市集摊位回顾 2025-06-03
    2025 年的初夏,南大社带着旗下“守望者”和“折射集”两大图书品牌再次参加北京做書市集,和全国的爱书小伙伴们开启一场超浪漫的阅读派对。现场有共设置2 个售书摊位+1个mini展览位,新书和经典一起出现,书里的故事和读者的感动碰出好多小火花,
  • 《和歌浦浪起唐风——中国文学在日本和歌中的接受研究》出版 2025-05-28
    《和歌浦浪起唐风——中国文学在日本和歌中的接受研究》聚焦的《古今集》至《新古今集》时代,是和歌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。这一时期的和歌作品不仅是日本文学的核心组成部分,也堪称东亚“汉文化圈”文学的瑰宝。该时期大约对应中国的五代
  • 开启电影认知的升维之旅:《德勒兹论电影》出版 2025-05-28
    德勒兹对影像的分类是从运动影像的三分法,即知觉影像、行动影像和情感影像开始的,但他随后又提出了另外三类影像,并且从每一类影像中又分别产生了三种符号,共十八种。然而,这一数字其实并不算确切。随着研究的深入,当我们明白德勒兹所谓的符号是
  • 【文汇】《乔治·德·拉图尔》 | 光与影的神圣与质朴 2025-05-28
    西方传统绘画艺术仿佛一座圣殿,那些画作总是高高在上,我们必须要后退几步,拉开一些距离,挺拔身姿仰起头,才能聆听到一种神圣话语的呢喃。观赏也是一种阅读,面对这种视觉表达时,需要的是另一套语言系统,历史、社会与人构成的多维度幻化成了构图、素
  • 《“声”的重构:新诗节奏研究》新书分享会成功举办 2025-05-28
    近日,《“声”的重构:新诗节奏研究》作者——诗人、学者,现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、博导,李章斌, 携艺术评论家、策展人、诗人朱朱,诗人刘立杆,译者、诗人厄土,学者、诗人李海鹏,齐聚五台山先锋书店,结合新诗文本、理论范式,从“古典诗词+‘韵之离散’
  • 《中国出版》| 推动“非读者”向读者转型 :目标转向与实践策 2025-05-27
    推动“非阅读群体”向读者转型对全民阅读推广起到重要作用。尽管世界主要国家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有效推动了读写能力提升,但阅读率下降依旧是不争的事实。缺乏阅读价值认知、阅读兴趣、阅读时间以及数字媒体技术带来的冲击,导致“非阅读群体
  • 《中国出版》| 适应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训练的版权合理使用规 2025-05-27
   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合理使用制度造成了冲击,而这一影响在以大模型为核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更加突出。作品作为关键的高质量训练数据来源,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,也面临着更高的被侵权风险。我国《著作权法》
页次:1/25 每页25 总数609    首页  上一页  下一页  尾页    转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