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当代学术棱镜译丛》总序
译者前言
前言与致谢
第一章 导论
 为什么需要理论?
 硬理论和软理论
 理论模式
 理论与方法
 理论与话语
第二章 现象学理论:英伽登
 分层次的作品结构
 理论中引出的方法
 实例
第三章 阐释学理论:伽达默尔
 理解
 理论中引出的方法
 实例
第四章 格式塔理论:贡布里希
 图式与矫正
 实例
第五章 接受理论:伊瑟尔
 对批评现状的反应 
 文本/情境、文本/读者之间的交叉
第六章 符号学理论:艾柯
 图像符号
 审美的个人言语
 实例
第七章 精神分析理论:艾伦茨威格
 创作过程
 实例
 补编--“镜像”:拉康
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:威廉斯
 反映论
 生产论
 实例
第九章 解构主义:米勒
 解构主义的运作
 解构主义应用实例
第十章 人类学理论:冈斯
 生成人类学的基本原理
 人类学文学观
第十一章 杜威的《艺术即经验》
 审美经验
 循环性
 实例
第十二章 肖沃特的“建立一种女性主义诗学”
 作为读者的女性
 作为作家的女性
 修改和增添
第十三章 理论视角
 知识图景
 理论的构造
 理论的多样性告诉了我们什么?
第十四章 后记--后殖民话语:赛义德
 话语的基本特征
 后殖民话语的策略
 作为帝国话语的小说
 抵抗的模式
 后殖民话语的秩序
术语表
附录1 约翰·济慈:《希腊古瓮颂》
附录2 埃德蒙德·斯宾塞:《牧人月历:二月》
附录3 T.S.艾略特:《荒原》“火的训诫”
索引